找到相关内容526篇,用时7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:和谐世界从开始——以“”的思想结构为中心

   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:和谐世界从开始——以“”的思想结构为中心 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圣凯   首届“世界佛教论坛”提出“和谐世界,从开始”的主题,彰显了中国佛教的深邃智慧与不懈追求的目标。“...结构上看,都是属于同一结构的条件句,其经典依据则可能来自《维摩诘经·佛国品》的“心净则佛土净”。因此,仔细分析“心净则佛土净”的思想结构,便能阐释“”的思想内涵,揭示出心净、心安、心平与国土净、...

    圣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85539197.html
  • 法然上人的净宗十念法

    法然上人的净宗十念法不顾妄念余念,不谓散乱不净,唯口称名号;若称名者,以佛名之德,妄念自止,散乱自静,业自调,愿心自发; 一、故愿生之少时亦南无阿弥陀佛;二、散心增时亦南无阿弥陀佛;、妄念起时亦南无阿弥陀佛;四、善心生时亦南无阿弥陀佛;五、不净之时亦南无阿弥陀佛;六、清净之时亦南无阿弥陀佛;七、欠缺时亦南无阿弥陀佛;八、具足时亦南无阿弥陀佛;九、现时亦南无阿弥陀佛;十、成就

    法然上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21655657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过去,现在,未来,皆不可得,以何可得,念佛可得否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不可得,是要我们学道者,离相、离念、离住,以无所住而住、以无相为相、以离念而念,这是转凡入圣的初步阶段,由有而空、由相而无相、由假入空、由住而无住、由念而无念;不可得,不是意味著连都没有了,若连都没有,还有谁肯来修行呢!岂不是让人更惶恐,因而走入断灭论。   要知道佛陀本意,是要我们先净化自性中的相、住、念、境,无非皆是无自性空的,远离自性虚妄的贪执,如此显露菩提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595312375.html
  • 善导大师所说的杂毒之善与机之深信

    善导大师的要门与弘愿  心莲居士   善导大师在“观经疏”开端(玄义分)‘七门料简’之‘序题门’归纳“观经”之内容而作出有名的‘要弘二门判’,所谓:娑婆化主,因其请故,即广开净土之‘要门’:...已领受弥陀之全部功德,之后的称名便成为感恩、赞叹之他力称名,而不是要门所修的回向之自力观佛或自力求救称名。   观经‘九品段’:愿生彼国者,发种心,即使往生。何等为?一者至诚,二者深心,者回...

    心莲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2245506.html
  • 净土文类聚钞》编者序

    )「净宗四法」:「教」:释尊之教言――无量寿经之真实教;「行」:念佛之行业――第十七愿之名号;「信」:念佛之信心――第十八愿之;「证」:往生之证果――第十一愿之灭度。解说此「教、行、信、证」之四法...十八愿之与《净土论》之一心。  (5)会通《大经》之与《观经》之。  (6)会通《大经》、《观经》与《小经》执持之一心。「执持」即是信心坚牢,不移、不散、不失、不乱,此即是「一心」,...

    慧 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70546312.html
  •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㈦

    是故空中无色。无受想行识。无眼耳鼻舌身意。无色声香味触法。无眼界。乃至无意识界。 是故空中无色相 受想行识亦亡蠲 六根六尘并六识 止透关 白牛大车辚辚转 黄脸小儿跳跳钻 ...依。六识是在六根六尘中间生出来的这种分别,即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,合起来叫十八界。 止透关。就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过去也要止,现在也要止,未来也要止,不要有...

    宣化上人讲述

    |心经|非台颂解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1/1547162661.html
  • 西方寺八关斋戒精进念佛一日修持

    忏悔、发愿,祈愿在阿弥陀佛的加被下,每个人都能消除宿业,增长善根,减少烦恼,提升愿力。   和尚尼依宣法师开示戒子五堂功课是佛门的重要修持,过堂可以检查贪瞋痴毒的心念,更以「五观若明金易化,未了水难消」,提醒戒子过堂要食存五观。   纠察永嘉法师勉励戒子:发愿我是阿弥陀佛,不生气,不乱骂人,不喝酒等正念。让念佛正念分明在每一个当下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修持|精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12/15050332610.html
  • 觉源禅师与本师借庵老和尚论传戒书

    贯串。二曰忏摩不贯串。曰问遮难不贯串。四曰白四羯磨不贯串。司羯磨者。可以离此用。亦可以即此用也。何谓发菩提不贯串。夫菩提心者。具足一切佛法。一曰直。正念真如法是。二曰深心。具足十波罗蜜是。曰回向心。以诸佛大愿回向处是。贤分证此。十地合证此。等觉此等有。妙觉圆满此。藏中有授菩提心戒一卷。受此一戒。则可以具足一切戒矣。今不预受此戒。先教以忏摩。至授菩萨戒时。但问之以已发菩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0167604.html
  • 法然上人法语

    前之要门,故唯全凭弘愿也。 3、善导和尚释第十八愿云:“一向专称,弥陀佛名,即得往生。” 4、拜见善导和尚之释,法然眼中,、五念、四修,皆具见南无阿弥陀佛也。 5、我是不足取之男也,十恶之法然...吾身既是愚痴卑贱,则不可妄论其它法门也。 若成学者骨,则失念佛矣! 18、但知“众生称念必得往生”,则自然具足(信心)。 19、虽不知一向专修之理,亦不知弥陀本愿之由; 唯思“称念必生”,是自然具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0333991035.html
  • 仙洞心义问答记

    矣。即准前修之文交和字而已。  显意初参之日。所述申之西山本义者。先依文前玄义。以南无之一念。为之法体也。释文曰。南无者即是归命。亦是发愿回向之义(云云)此释者。南无梵语。正翻归命也。是即闻本愿名号。至心信乐。正念归依时。心念口唱。南无称故。此一念心中。即至诚深心具足。又归命意为往生故。即回向发愿之也。故曰亦是发愿回向之义也。爰知。总体但是信佛一心云事。得此玄旨。入文料简文义始末更异辙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35342947.html